智能箱变测控装置终端差动保护高压光伏风电储能并网
详细信息
1产品概述
SC-GP-MDC 是上海数采物联网科技推出的一款箱变智能测控装置/终端,适用于光伏或风电升压站,为新能源发电并网提供完备的保护、测量、控制、调整、信息远传等功能。实现风电或光伏工程的“无人值班,少人值守”运行管理模式。
装置采用*新32位高性能处理器平台设计,结合公司成熟、稳定的软件算法,保证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,使产品易用性更好,功能更强。
2服务理念
我司郑重承诺:
您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,还有细致、周到的技术支持服务!!!( =^_^= )
本产品,现场只需普通工人接电安装即可! 无需调试!
我们免费提供远程指导,远程配置调试服务,将数据发送至用户指定的云平台。
免费提供物联网方案咨询服务!
3功能配置
序号 |
功能 |
功能说明 |
1 |
遥测 |
① 交流测量:标配6路电流,6路电压,各侧的三相电流、三相电压、有功功率、无功功率、功率因数、系统频率。
② 直流测量:标配4路4-20mA,2路PT100。
③ 可扩展为9路电流、9路电压采集,需订货时说明。 |
2 |
遥信 |
① 标配27路遥信,遥信电源为外接AC/DC220V。
② 27路遥信可根据实际接线,配置遥信名称的定义。
③ 遥信可扩展为54路,需订货时说明。 |
3 |
开出 |
① 开出标配为8路,可实现开关遥控分合闸和保护跳闸。
② 可选配1路操作箱,需订货时说明。 |
4 |
保护
功能 |
① 变压器差动速断、比率差动、差流告警。
② 各侧开关保护:三段式过流、过负荷、过流反时限、负序过流、零序过流、零流反时限、过压保护、低压保护。
③ 各侧开关告警:PT断线告警、CT断线告警。
④ 高压侧非遮断电流闭锁分闸。 |
5 |
故障
录波 |
① 故障录波文件遵循Comtrade1999标准定义格式。
② 故障录波文件包含各侧开关的电流、电压、开关位置。
③ 一个故障生成故障触发时刻和故障出口时刻2个波形。 |
6 |
非
电
量 |
① 变压器本体非电量:轻瓦斯、重瓦斯、压力释放、高温、超高温、油位低、油位高等。
② 其它非电量:包括网门跳闸、门开保护等。
③ 预留3路独立的非电量保护,告警/跳闸可选择。 |
7 |
温度
越限 |
① 装置具备温度越限告警和温度越限跳闸功能。
② 温度越限告警和越限跳闸的直流通道可灵活配置。 |
8 |
事件
记录 |
① 200条SOE记录,超过200条,先进先出,循环覆盖。
② 40条故障记录(故障发生时的遥测断面数据)。
③ 30组故障录波文件记录(故障发生时的录波文件报告)。 |
9 |
通讯
管理 |
① 标配6路RS485串口,接入规约支持MODBUS、IEC103、IEC101、DL/T645电能表等规约。
② RS485串口可扩展至10路,需订货时说明。
③ 2路RJ45网口,可实现IEC103规约、IEC104规约接入及IEC104规约转发。 |
10 |
组网
功能 |
① 内嵌环网交换机,2 路光口,可组成自愈式光纤环网。
② 环网交换机具备2路RJ45电口,实现外部其它设备直接组网和数据传输。 |
11 |
对时 |
- 默认为主站规约对时。
|
4电气特性
技术要求 |
功能要求 |
应用参数 |
工作电源 |
电源输入 |
AC/DC110-220V |
频率 |
50Hz |
功耗 |
正常运行≤10W,装置动作≤15W |
电流输入 |
额定值In |
标配5A(1A时需订货注明) |
测量范围 |
0.03In~20In |
测量误差 |
≤±0.5% |
功耗 |
≤0.5VA/相 |
电压输入 |
额定值Un |
100V/270V/690V/800V
(1140V应用时,需配置外部PT进行降压) |
测量范围 |
0.02Un~1.2Un |
测量误差 |
≤±0.5% |
功耗 |
≤0.5VA/相 |
功率误差 |
有功/无功功率 |
≤±1.0% |
功率因数 |
≤±1.0% |
频率测量 |
测量范围 |
45-55Hz |
频率误差 |
≤±0.02Hz |
开关量输入 |
遥信电源 |
AC/DC220V(外接) |
隔离方式 |
光电隔离,隔离电压2500V |
开出控制 |
开出数量 |
8路 |
节点容量 |
AC250V/10A,DC30V/10A |
输出方式 |
空接点 |
4.1通讯特性
- RS485串口 波特率1200bps~9600bps
- 光口 ST接口、单模双芯≥20km
- RJ45网口 10M/100M自适应
5结构特性
- 装置采用后插件式结构,外壳封闭;机箱采用嵌入式安装方式,箱后接线。
- 装置外形尺寸:223×262×240mm(高×宽×深);
- 安装开孔尺寸:223×227mm(高×宽);
- 安装固定孔距:140×246mm(高×宽),安装孔:4×Φ8mm。
装置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,不同的配置需求由各功能组件按需要进行组合配置,实现了功能模块的标准化。装置由模拟量输入AI插件、主控MAIN插件、基本遥信DI插件、电源/开出POW插件、通讯TX插件及面板上的人机接口MMI组件构成。
机箱后侧从右到左(如图3.2-1)依次为:模拟量输入AI插件(A)、主控MAIN插件(B)、基本遥信DI插件(C)、扩展遥信DI插件(D)、电源/开出POW插件(E)、通讯TX插件(F)。装置标准配置(A)、(B)、(C)、(E)、(F),5个插件可满足遥测遥信采集、开出控制、通讯管理和环网的需求,如用户需要特殊增加开关量信号采集,可通过扩展遥信DI插件(D)进行扩展。
图3.2-1
5.1.1 模拟量输入AI插件(A)
模拟量输入AI插件标配为6路电流和6路电压采集,可采集三相交流电流、三相交流电压等模拟量信号。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压采集通过内部互感器隔离变换为小信号后,送主控MAIN插件进行信号调理及模拟信号的采集、计算。
主控MAIN插件是本装置的核心插件,包含模拟量信号调理、采集、AD转换、保护判别、开关量采集、参数和历史记录存储、实时硬时钟等。
装置内部主控MAIN插件与通讯TX插件通过内部串口直接互联,进行数据交换和命令执行。
5.1.3 遥信DI插件(C)
装置标配1个基本遥信插件(C),当基本遥信插件不能满足配置需要时,可通过扩展遥信插件(D)来扩展开入量,基本遥信插件与扩展遥信插件的硬件相同,需要通过遥信插件上的JP1跳线来选择。JP1跳线的1-2脚短接:为基本遥信插件(C);JP1跳线的2-3脚短接:为扩展遥信插件(D)。
电源/开出插件采用宽输入范围的交直流两用开关电源,输入AC/DC85-265V,输出DC5V,供装置数字电路及模拟电路使用。
开出部分提供8路开出空接点,实现开关遥控跳闸/遥控合闸控制、保护跳闸控制等输出。
电源/开出插件可选配1路操作箱,需要用户订货时注明。
5.1.5通讯TX插件(F)
通讯TX插件配置了通讯管理机功能和环网交换机功能。
通讯管理机部分配置了RS485串口和RJ45网口,可实现电力系统多种规约协议的接收和转发。
通讯TX插件还内嵌1个环网交换机,可实现光纤自愈环网,环网交换机配置2个电口和2个光口,支持多种设备通过网络进行组网。
特别说明:为了简化通讯管理机与环网交换机连接时的外部网线,通讯管理机与环网交换机在装置内部有一个网络接口直接相联了。当通讯管理机不需要与环网交换机直接连接时,需要将通讯TX插件上JP1位置的4个跳块全部打开,以免造成装置IP地址冲突,影响网络通讯。
通讯TX插件网口默认IP地址如下:
- NET1默认IP地址为192.168.1.166。
- NET2默认IP地址为192.168.3.166。
- 装置内部管理机和交换机直连的网口默认IP地址为192.168.2.166。
5.1.6人机接口组件
人机接口组件提供一个宽温运行的OLED屏,配置9个操作按键,实现人机交互操作,装置面板配置5个软件指示灯和26个硬件驱动指示灯。
5.1.8硬件指示灯
序号 |
名称 |
颜色 |
功能说明 |
1-10 |
接收RX |
绿 |
通讯插件串口1-10的数据接收指示。 |
发送TX |
红 |
通讯插件串口1-10的数据发送指示。 |
11 |
NET1 |
绿 |
通讯插件网口1的数据收发指示。 |
NET2 |
绿 |
通讯插件网口2的数据收发指示。 |
12 |
LAN1 |
绿 |
环网交换机电口1的数据收发指示。 |
LAN2 |
绿 |
环网交换机电口2的数据收发指示。 |
13 |
FX1 |
绿 |
环网交换机光口1的数据收发指示。 |
FX2 |
绿 |
环网交换机光口2的数据收发指示。 |
5.1.9软件指示灯
序号 |
名称 |
颜色 |
功能说明 |
1 |
运行 |
绿 |
装置正常运行时,0.5秒闪烁1次。 |
2 |
通信 |
绿 |
装置主控插件通信正常时,常亮。 |
3 |
故障 |
红 |
装置检测到故障类事件发生时,常亮。 |
4 |
告警 |
红 |
装置检测到告警类事件发生时,常亮。 |
5 |
自检 |
红 |
装置参数自检异常时,常亮。 |
5.1.10操作按键
序号 |
名称 |
符号 |
功能说明 |
1 |
返回 |
返回 |
返回上一级菜单。 |
2 |
确认 |
确认 |
进入下一级菜单或对修改参数进行确认和保存。 |
3 |
上键 |
▲ |
查看上一页或对修改数值加1。 |
4 |
下键 |
▼ |
查看下一页或对修改数值减1。 |
5 |
左键 |
|
向左选择条目或将当前修改数值的光标左移一位。 |
6 |
右键 |
|
向右选择条目或将当前修改数值的光标右移一位。 |
7 |
加键 |
+ |
对修改数值加1。 |
8 |
减键 |
- |
对修改数值减1。 |
9 |
复归 |
复归 |
手动复归按键,复归故障总信号和告警总信号。 |
6工作环境
- 无爆炸危险、无导电尘埃、无腐蚀性的场所。
- 环境温度:-40℃~+75℃
- 环境湿度:*高温度为75℃时相对湿度不超过50%;如在环境温度为20℃时,环境*高湿度可达90%
- 大气压力:80kPa~110kPa
- 防护等级:IP50
7产品特点
(1)装置采用宽运行温度器件设计,宽范围温度的OLED显示屏,强干扰设计,适应于现场恶劣环境。
(2)装置的集成电路全部采用工业级元器件,保证装置的高稳定性和可靠性。
(3)采用32位高性能嵌入式微机处理器,配置大容量的RAM和FLASH,数据运算、逻辑处理和信息存储能力强,运行速度快,可靠性高。
(4)完善的历史事件记录、故障时刻断面数据存储、故障录波文件存储,掉电自保持,便于事故分析。
(5)设计有RS485串口通信、RJ45以太网通信、光纤通信,可接入现场其他装置规约,实现数据转发。
装置采用宽温度OLED屏,用户可以很方便地浏览数据信息、修改定值参数、进行传动实验等。装置还提供了详尽的故障事件记录和故障录波报告,帮助用户及时准确地处理电网事故。
8.1液晶显示结构
注:装置出厂默认密码为“1000”,厂内设置为厂内调试用,需超级密码。
装置主菜单界面是一个多级结构菜单。可通过方向键选择,带底色表示选中该项目,选中后按“确认”键进入下一级菜单。
8.3 参数修改流程
在主菜单界面进入参数设置、定值管理、调试模式、厂内设置中任一菜单,均需进行密码验证才能设置,密码不正确不能设置。参数修改流程如下图所示:
以主菜单->参数设置->变比接线为例,通过上下键,选择要修改的条目,如图4.3-1所示。选中要修改的条目后,按“确认”键进入参数编辑状态,反选有底色的数字可以编辑修改,如图4.3-2所示。通过上下键修改数字值大小,左右键选择要修改的数字位,修改完毕后按“确认”键暂时保存修改。
重复上述操作,直至修改完需要修改的参数条目,按“返回”键,如果修改了参数,则进入是否保存界面,如图4.3-3所示。按提示操作,按“确认”键保存,保存成功提示“保存成功”,如图4.3-4所示。
在数据显示和报告显示界面下,可自动弹出故障信息的动态界面。在动态弹出界面下按“返回”键退出动态界面。可在报告显示界面查看历史记录。
为延长液晶显示屏使用寿命,当无按键操作超过5分钟,进入屏幕保护状态,液晶屏显示黑屏。屏幕保护状态下,按任意按键,可点亮液晶屏。
9附录
9.1 电磁兼容标准
序号 |
试 验 项 目 |
实 验 依 据 |
1 |
辐射电磁场骚扰试验 |
GB/T 14598.26-2015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6部分电磁兼容验收准则A类要求。 |
2 |
快速瞬变干抗试验 |
GB/T 14598.26-2015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6部分电磁兼容验收准则B类要求。 |
3 |
1MHz脉冲群干扰试验 |
GB/T 14598.26-2015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6部分电磁兼容验收准则B类要求。 |
4 |
静电放电试验 |
GB/T 14598.26-2015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6部分电磁兼容验收准则B类要求。 |
5 |
辐射射频电磁场 |
GB/T 14598.26-2015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6部分电磁兼容验收准则A类要求。 |
6 |
浪涌(冲击)抗扰度 |
GB/T 14598.26-2015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6部分电磁兼容验收准则B类要求。 |
7 |
工频磁场抗扰度 |
GB/T 14598.26-2015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6部分电磁兼容验收准则A类要求。 |
8 |
脉冲磁场抗扰度 |
GB/T 17626.9-20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冲磁场抗扰度试验验收准则B类要求。 |
9.2 机械性能标准
序号 |
项目 |
要求 |
1 |
振动 |
装置能承受GB/T 11287-2000中3.2.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振动响应试验,3.2.2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振动耐久试验。 |
2 |
冲击 |
装置能承受GB/T 14537-1993中4.2.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冲击响应试验,4.2.2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冲击耐久试验。 |
3 |
碰撞 |
装置能承受GB/T 14537-1993中4.3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冲击碰撞试验。 |
9.3实施标准
标准号 |
标准内容 |
GB50062-92 |
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|
DL400-91 |
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范 |
GB/T 15153.1-1998 |
远动设备及系统 |
GB/T 2423.9-2001 |
恒定湿热试验 |
GB/T 11287-2000 |
振动耐久能力试验 |
GB/T14537-1993 |
冲击响应试验 |
GB/T14537-93 |
碰撞试验 |